“我们这个荷兰文洛式玻璃智慧温室大棚,占地约5万平方米,是目前全省规模最大、技术最先进的的智慧温室大棚,年产番茄约2200吨,年产值约2500万元。种植的西红柿主要销往长三角、大湾区,与盒马鲜生、叮咚买菜等大型生鲜企业保持长期战略合作,可以直接带动当地就业100余人。”在温室大棚内现场工作人员介绍。
桐城现代智慧农业产业园项目,由桐城市人民改府与中建材凯盛科技集团共同推进建设,园区规划总占地面积800亩,总投资10忆元。引进来自荷兰先进农业设施和种植运营技术,结合物联网技术,运用大数据指导生产和销售,实现生产过程可追溯,打造可持续生产符合全球标准(GlobalGAP)产品的生产中心,实现高品质蔬菜的批量化生产。
近年来,桐城市以凯盛智慧农业、龙眠生态农业开展农业生产数字化应用试点示范,积极推进种业、种植业、畜牧业、渔业、农产品加工业等生产过程数字化转型升级,成功跻身“5+8”数字乡村建设试点,出台了桐城市数字乡村总体建设方案,建设完成“数字桐城”地图中台,建设4个应用系统。农村产品网销额达到15.89亿元,同比增幅35.5%。
截至目前,桐城市已建成现代智慧农业产业园等数字化应用场景16个,智慧渔政等互联网应用平台4个,开展了3家龙头企业数字化改造,建成196个村级电商服务站,“雪亮+平安乡村工程”已覆盖80%的自然村庄,社会治理一体化系统(“文都e家”)覆盖全市。
“今后,我们将以建设农业信息化示范点为抓手,突出应用导向的工作思路,打造桐城市现代智慧农业产业园、中化MAP等一批农业数字化应用场景,力争让物联网、数据传输、数据处理、终端应用等基础设施体系在全市农业产业中的应用率达75%以上。”桐城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、总农艺师陈友春告诉记者。(记者 陈庆鹏)